產品可能會根據需要進行升級更新,請在購買時予以確認。
傳統意義上的視頻最早出現于電視機上,而且是黑白的,也就是說視頻顯示的表現只有黑、白兩色,只是灰度、亮度、對比度表現不同的層次,后來出現了彩色電視,算是開啟了視頻顯示的新時代。而那時也只有復合視頻(CVBS)接口的出現,一條線上同時傳輸顏色、亮度等信息,且當時只有CRT(陰極射線管)的電視,完全的模擬傳輸、處理和顯示,靠電子轟擊CRT管的強度表現不同的亮度,所以電視顯示的解析度就很低。
而在計算機領域,出現的顯示器其實和電視的本質也是一樣,都是CRT類型,且是單色的。早期的分辨率(解析度)也是很低,同電視一樣,都是受制于技術的發展。
后來出現了彩色的顯像管,顯像管屏幕上的每一個像素點都由紅、綠、藍三種涂料組合而成,由三束電子束分別激活這三種顏色的磷光涂料,以不同強度的電子束調節三種顏色的明暗程度就可得到所需的顏色,終于開啟了彩色顯示和處理的時代,電視機、顯示器都同時有了大的飛躍。
IBM在80年代提出了視頻圖形陣列(英語:Video Graphics Array,簡稱VGA)的使用模擬信號的電腦顯示標準,用紅、綠、藍三條線傳輸數據。當然這時的解析度也是很低的,比如640(列,水平方向) * 480(行,垂直方向),所以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常用VGA來指640*480的分辨率(解析度),其實它的出身是個接口形式和顯示標準。